• 首页
  • 文集
  • 鉴定1
  • 社区
  • 活动资讯
  • 商城
  • 知识汇
  • 注册
  • 登录

从和田玉的结构看料子

| 2015-03-04 | 评论()

 
  行内有一句话,“籽料去了皮,神仙也难认”。藏玉非常认同这句话,一般来说都是从料子的皮色毛孔等方面识别籽料。但现在有很多商家经常回抛出这句话“师傅做工时没留皮,介意的请飘过”。藏玉先不说这句话真假,而这样该如何识别料子的,很多与友会说看料子结构,看结构确实有一定作用。但藏玉认为,结构并不能决定料子的身份,只能作为识别料子的条件之一。所以下面藏玉给各位玉友聊聊和田玉的结构

  各地产出的和田玉,肉眼观察,需要强光从侧方照射,即可发现内部纹理结构,和田玉特殊的纹理结构,具有鉴定意义。

  

 

  均匀分布的云絮状 纹理类似天空中的白云,呈细密的絮状均匀分布。这种纹理主要出现在新疆产优质仔料中。

  

 

  不均匀分布的云絮状 内部纹理虽呈云絮状,但分布不均匀。这种纹理主要出现在新疆产一般仔料中。

  

 

  具乳质感的半透明状在侧光照射下,呈混浊的半透明状,类似于稀释的牛奶,有时可有透明度相对较差的细小团块。这种现象在新疆产山料中常见。

  

 

 

  定向分布的不规则条带 在具乳质感的半透明基底中有不规则条带定向分布。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新疆于田矿区产的山料中。

  

 

  粒状镶嵌结构 透明度各异的不规则粒状彼此镶嵌分布。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俄罗斯产白玉中。

  

 

  “糖粒状结构” 侧光照明下,类似于聚集在一起的许多糖粒,“糖粒”内部比较透明,“糖粒”间为不透明的絮状物充填。这种现象常见于青海产白玉中。

 

  最后还是和各位玉友说明,藏玉认为看结构只是识别料子的一个条件,不是绝对条件。但是能从结构的角度看出玉质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