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涨疯了的小籽原石,已经到了五万一克的天价!

在乌鲁木齐和田玉巴扎的老巷子里,58岁的王师傅蹲在摊位前,用软毛刷仔细擦拭着一堆拇指大小的籽料。“二十年前,这些料子论斤称,五块钱一串;现在,一颗能卖五千。”他笑着摇头,“现在的年轻人,抢疯了。”

如果你不玩玉,你可能会觉得他在吹牛,可真实的情况可能比他说的还夸张。

小籽的市场已经全面来临

曾经,籽料市场以大料为主,几十克的料子都被视为小籽而遭人嫌弃,市场上百十克的料子随处可见,公斤级籽料也并不罕见。

但如今,情况截然不同。随着资源的逐渐稀缺,大料越来越少,籽料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小型化趋势。

如今,几十克的小籽备受欢迎,十几克甚至几克的小籽也成为了香饽饽。

那些带有漂亮皮色且玉质优良的小籽,即便只有几克重,售价也轻松可达数万元。

所以,很多老玩家都亲身经历了这样一段奇幻的历史: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和田河床,指甲盖大小的籽料被孩子们当作弹珠玩耍,牧民甚至不愿用一个馕交换这些“碎石”。谁曾料到,三十年后,一粒精品红皮小籽竟能以每克几万元的天价成交。

如今,小籽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达到了历史新高,手串籽、项链籽、戒面籽等小籽制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甚至优于很多大料。

不仅玩家对小籽情有独钟,众多商家也纷纷转向小籽市场,毕竟差的大料滞销,而好的大料价格又过于高昂,小精品则具有回血快的优势。

可以说,小籽的市场已经全面来临。

小籽价格暴涨的10年

有人这样评价小籽:曾经爱理不理,如今高攀不起。

小籽的天价行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很多人都错失了在它最便宜的时候入手的机会。

小籽料的行情演变大致经历了从弃石到黄金的蜕变:

原始弃置期(2000年前):国营玉雕厂主导市场,只青睐大块优质籽料。小籽被视为边角料,散落河床无人拾捡,价值几近于零,当时如果你想用小籽换一个馕,都有人不愿意换。

价值萌芽期(2000-2015年):收藏界开始关注小籽的独特魅力,克价升至数十至数百元。2006年,一粒聚红皮小籽约600元即可购得,不过当时很多玩家依然后知后觉,还没意识到小籽即将崛起。

价值爆发期(2015-2020年):精品小籽克价突破千元,10克以下高档小籽进入万元时代。要知道,2016年,22克极品小籽成交价尚不足10万元,此时很多人已经后悔莫及。

天价时代(2020年至今):顶级小籽克价突破5万元,有极个别的精品手串迈入百万门槛。虽然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但小籽的行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到底是谁在炒作小籽?

这几年小籽的行情不断创下新高,也让不少人觉得一切都是炒作,是有人故意把小籽的行情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从中渔翁得利。

克价过万的小籽真的是炒作出来的么?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资源稀缺性的倒逼效应。

如今优质大籽料几近枯竭,据勘探数据,籽料储量不足山料的万分之一,且不可再生。当100克以上精品籽料突动辄二三十万元起步,精品小籽自然就成了普通藏家最后的选择。

其次是工艺革命与佩戴革命引发的消费转向。

如今年轻人的审美开始倒逼籽料开始向珠宝化、首饰化、轻奢品、赛博朋克风等方向转型。

比如小籽手串、项链、手链、戒面、耳钉以及各种服装需要的玉石佩饰等的兴起,都极大地提升小籽的市场需求,进而助推价格的上涨。

所以,小籽的行情不断飙涨,很大程度是市场发展和玩家用钱投票的自然结果,并不是人为炒作的结果。

小籽的“疯狂”,本质上是和田玉市场的一次“微型进化”,是资源枯竭与消费迭代碰撞出的时代奇观,它打破了“以大为贵”的陈旧逻辑,让“精致”“稀有”“个性化”成为新的价值坐标。

疯狂的小籽,看似魔幻,实则现实,不是吗?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