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疑惑
前几天见了一位玉友,虽然才40岁,但在金融行业已经小有名气,以我们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她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这辈子即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锦衣玉食地生活下去。
她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玉石爱好者,很多首饰品都是用和田玉制作的。见面那天她戴了一副玉镯。
出于职业敏感度,我们多看了两眼那副玉镯。
那玉镯并非什么羊脂白玉,通透度也称不上好,玉肉的颜色还有些发灰泛青,从行情分析,这个料子顶多值一两万元。
当时在心里感慨,以她的经济实力和阅历见识,不至于买这么便宜的玉镯。
她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心里一定在想,我怎么会戴这么便宜的玉镯,甚至怀疑我的眼力不好,对吧?
我们连忙笑着掩饰道:没有,没有……
她淡然地说:其实很正常,在你们之前有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可能在你们眼里,这个玉镯太普通了,白度不好,油性一般,根本不上档次,但在我心里,这个玉镯说价值连城一点都不夸张,就算有人愿意出3000万,我都不会卖的。
接下来她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和玉镯有关的故事。
一个中国人特有的传承念想的故事。
玉镯的故事
玉镯是她太爷爷送给太奶奶的定情物,到今天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那时候家境贫寒,这玉镯也算不得什么贵重物件,只是太爷爷攒了许久的钱,跑了老远的路,才从一个老师傅手里求来的。
太奶奶说,这镯子戴着,就像太爷爷一直陪着她,走过风风雨雨,养大了子女,又看着孙辈成长。
后来,太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身体愈发虚弱,在她弥留之际,她将那玉镯摘下,郑重地放在奶奶手里,叮嘱着一定要传给家里的下一辈人,让这份念想延续下去。
玉友并没有见过太奶奶,但奶奶给她讲过很多太奶奶以及那一代人的故事。
从她记事起,奶奶就格外珍惜这个玉镯,平时都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只有在重大节日才拿出来戴着。
她是奶奶带大的,和奶奶的感情很深,听了无数个和这个玉镯有关的种种事情。
再后来,奶奶也走了,这玉镯就传到了妈妈手上,妈妈也是倍加珍惜。
闲暇时,也会像奶奶当年那般,轻轻摩挲着它,感受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温度。
而到了她一代人,因为自己是独生女,没有兄弟,妈妈在60岁因病去世的那年,满怀柔情地把这个玉镯传给了她。
并叮嘱她,虽然玉镯不值钱,但礼轻情意重,她满眼含泪地接过了玉镯。
那一刻,小小的玉镯仿佛承载了几代人的重量,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变迁,爱情的矢志不渝,亲情的代代相传。
“虽然我的这些亲人都已去世多年,但每次看到这块玉,就好像她们还陪在我身边。”她最后感慨地说道。
所以在她心里,这个玉镯或许在市场上换不来一座豪宅、一辆豪车,甚至连一两万元都不值,但其蕴含的精神价值,却无可估量。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早已渗透进她的生命底色,成为她砥砺前行、笑对生活的永恒动力。
玉友最后说,这块玉是无价的,就是有人出100万,甚至是3000万,我也不会卖的,因为这是我最亲的人留给我的念想,它是无价之宝。
传承的意义
永远不要随意评价别人的玉的价值,因为你不知道这块玉背后的故事以及它蕴含的情感。
一个人拥有的一块玉,它可能价格不高,也达不到完美无瑕,但是它无可替代。
因为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比金钱更珍贵的念想,在持有人的心中,是无价之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传家玉并不需要是价值连城的好玉。
切莫以金钱的多寡,玉价的高低来衡量一块传家玉的价值。
没必要刻意去买哪块玉,也不用急于去追随潮流买一块大众喜欢的玉,更不必勉强自己去花高价去买一块玉。
父母送给孩子的玉,是保平安也好,是传家玉也罢,它可能价格不高,也远远达不到完美无瑕,但它是唯一的,是无可替代。
请永远铭记,玉,只有价格的高低之分,绝无价值的贵贱之别。
我们拥有的每一块玉,都有它的故事和意义,都是无价之宝,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