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扯经】百万级和田玉收藏“潜力股”,摆件收藏大揭秘!

赏玩和田玉,其境界层次分明。初级者多以佩戴玉器为满足,这是大众购玉的基本需求。然而,对于真正的玉友而言,赏玉才是最高境界,赏玉是通过品鉴和田玉的材质、工艺及其蕴含的深意,以此求得身心的愉悦。在和田玉中,摆件尤为适宜欣赏,在藏玉平台上,有很多喜爱摆件的玉友。

据我观察与研究,未来,和田玉收藏的重点无疑将聚焦于摆件及器皿等重器之上。然而,相较于器皿件的收藏,摆件收藏显得更为复杂,普通玉友往往难以捉摸其门道。摆件收藏之所以不易,我认为原因有二:

1、摆件种类繁多,价值差异显著

摆件的题材广泛,涵盖人物、山水、花鸟、动物、文房用具等,器皿亦属摆件的一种,其范畴极为宽泛。一般而言,只要能摆放以供欣赏的,皆可称为摆件。

摆件对体积无特定要求,小至牌子,大至山子,皆可成为摆件。对材料亦无严格限制,籽料、山料均可用于制作。

摆件的价值范围极大,市场上摆件琳琅满目,从几百元的普通山料摆件到数千万元的独籽摆件,价值相差甚远。对于数千万元的挂件,人们或许难以接受,但对于同等价值的摆件,却视为理所当然。这导致摆件的价值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判断,使得收藏经验较少的玉友望而却步。

2、摆件原材的质地难以判断

通常,体积大、品质优的和田玉首先被用于制作器皿。若无法制成器皿,才会考虑制作人物、摆件等。对于器皿件而言,只要材质纯净、器型优美、工艺精湛,便算是佳作。其材质与工艺水平易于判断,因此,许多人以器皿收藏为主。

然而,对于摆件而言,其材质却难以捉摸。摆件工艺繁复,无论是山子还是人像,工艺越多,可能隐藏的瑕疵也越多。有些工艺能巧妙处理瑕疵,而有些则可能使瑕疵更加突兀,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因此,摆件原材的质地与工艺水平较难判断。

从当前市场来看,挂件与手把件的数量多于摆件,但摆件的数量又多于器皿。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从收藏的角度来看,摆件极具潜力。自古以来,我们采用切割原材的方式制作玉器。近年来,和田玉被切割得越来越小,但切割容易,还原却难。

在当下和田玉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大型摆件与器皿更显珍贵。因此,我认为摆件将是收藏的一大方向。那么,我们该如何收藏摆件呢?我认为,在资金充足的基础上,收藏者还需具备以下能力:

要具备还原材料原貌的能力

通过作品能够洞察原材的本来面目。摆件工艺繁复,瑕疵多被工艺所掩盖,难以窥见其真容。玉雕工艺的目的有二:一是创造,二是补救。创造是顺势而为,使作品更加生动;补救则是被动去除瑕疵,相对生硬。对于佳作而言,并非为了补救瑕疵而作,而是依据原材特点顺势创造。顺势而为的工艺易于还原其原貌。

要具备高超的工艺审美能力

摆件工艺复杂,涉及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等各方面的工艺技巧。这些工艺是否协调统一,极为考验玉雕师的技艺与收藏者的眼光。若对玉雕工艺缺乏了解,便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要具备品鉴摆件韵味的能力

摆件多采用传统题材,仿明清、仿宋的题材居多。因此,收藏者需对这些传统题材有深入了解,方能品鉴出摆件所蕴含的意境。当然,当代题材的和田玉摆件也有佳作,但其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未来仍受大众审美认可,难以预料。若审美水平不高,最好不要收藏新题材。而传统题材,如仿明清的人物件与杂件、仿宋的山水件等,历经代代收藏者的检验,收藏起来相对稳妥。

如今,受互联网大潮影响,许多优质和田玉被切割成小块制成牌子、挂件等,未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浪费了不少材料。但未来,收藏必将回归正轨,我认为摆件收藏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购买玉石是一项耗资不菲的活动,因此,我们的收藏必须有方向、有规划。无论是收藏器皿、摆件还是挂件、手把件,都要有自己的标准,这样才能玩得开心。同时,要有收藏自信,对自己的眼光充满信心。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