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玉友虽然长期接触和田玉,但仍难以分辨优秀的玉雕作品。作为工艺品,玉雕作品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材质与工艺两大方面。掌握这两者的核心要素,便能较为轻易地评判作品的质量。
优质的材质是优秀玉雕作品的前提和基础。和田玉作品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材料的品质。材料不佳,即便工艺再精湛,也难以创作出完美的作品。从材质角度看,主要关注白度、细度、油润度以及老熟度这四个核心要素。白度、细度、油润度相对容易判断,初学者经过短暂学习便能掌握,而老熟度则稍有难度,需要一定天赋,但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也能逐渐熟悉。
然而,玉雕作品的最大价值主要体现在工艺方面,特别是对于收藏而言,工艺决定了作品能否历经时间的考验而保持高价值。因此,评判玉雕作品的好坏,工艺是关键。但看懂工艺并非易事,有些人可能三五年就能领悟,而有些人则可能三五十年都未必明白。我于2004年左右开始接触和田玉,直到2017年左右才真正领悟其中的奥秘。当然,我真正进入和田玉收藏领域是在2013年左右,因此从接触到彻底领悟,我花了大约四年的时间。
在购买和田玉时,我首先看重的是眼缘,毕竟买东西要买自己喜欢的。如果只是玩玩而已,那么喜欢就足够了。但对于收藏来说,除了喜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识别什么是好的玉雕作品,以及它好在哪里。那么,如何确认自己喜欢的玉雕是好作品呢?我认为主要看以下几点:
第一,形美是评判优秀作品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对于玉雕作品而言,“形”是观众的第一直观感受,也是衡量其品质高低的起点。一个出色的形态,不仅体现在外观的规整与线条的流畅上,更在于它与作品整体格调的和谐统一。正如建筑的骨架支撑起其宏伟外观,玉雕作品的“形”也承载着其艺术表达的重任。以插牌为例,长宽厚的比例精准地塑造了它的形态,要达到形美、令人悦目的效果,比例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在我眼中,上乘的玉雕作品应具备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流畅感,既不过分拘谨也不失之浮夸,能够完美地展现玉石的温润与柔美。此外,这种形态之美还需与作品的题材紧密相连,使观赏者能够迅速捕捉到其所属类别与主题,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二,细节是玉雕工艺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玉雕艺术领域,细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往往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败。每一处细节都是玉雕师精湛技艺与独特创意的集中体现,从线条的柔美流畅到纹饰的繁复精致,从色彩的巧妙搭配到质感的细腻呈现,无不凝聚着玉雕师的心血与智慧。我始终坚信,卓越的玉雕作品应当如同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一幅细腻入微的画,既拥有宏大的构图与叙事,也不乏细腻的情感流露与细节描绘。在创作过程中,玉雕师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耐心雕琢、精心构思,充分挖掘并利用每一块玉石的天然美感与独特韵味。无论是人物雕塑中微妙的面部表情、细腻的衣纹褶皱,还是山水题材中缭绕的云雾、葱郁的草木,都应通过精湛细腻的雕刻技艺得以生动展现,赋予作品更加鲜活的生命力、立体感和强烈的感染力。
第三,深刻理解材料是玉雕艺术创作的精髓与灵魂。玉雕艺术,本质上是对玉石这一自然瑰宝的美学再创造。因此,透彻了解并精准把握玉石的物理性质与独特属性,是每位玉雕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唯有真正洞悉玉石的质地、色泽、纹理乃至内部结构等特性,方能依其天然而独特的优势进行巧妙构思与创意发挥,使作品在形态优美、细节精致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物性之美与艺术之韵的完美融合。在我看来,这一过程远非单纯的技术操作,它更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追求与灵魂体现。它要求玉雕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工艺技能,更需具备敏锐的艺术触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唯有如此,方能创作出既具外在形式之美,又蕴含内在神韵与意境的玉雕佳作。
第四,神韵是玉雕艺术魅力的核心所在。优秀的玉雕作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予观者美的享受,更在情感深处触动人心。这种神韵超越了外在形式的局限,直抵人心最柔软之处。它可能源自情感的细腻流露、哲理的深刻思考、文化的悠久传承,或是超越时空的审美共鸣。在我看来,正是这种难以言喻的神韵,铸就了玉雕作品成为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诚然,形体的塑造可通过长期的练习达成,细节的雕琢依赖于玉雕师的耐心与时间投入,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则可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获得,然而,神韵的捕捉与传达却是对玉雕师综合素养的极致考验。它不仅仅关乎技艺的精进与经验的积累,更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丰富阅历。神韵的赋予,使玉雕作品超越了冰冷石材的范畴,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与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与观者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共鸣。
当前和田玉市场中,优质作品显得尤为稀缺,我认为这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首先,中国的发展步伐迅猛,大众的审美层次与文化素养持续提升,而多数玉雕师的作品却未能与之同步。玉雕是一项极为艰辛的职业,从业者中仅有少数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大多数则是从工厂学徒起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审美视野有限。因此,尽管他们的雕刻技艺精湛,但在审美层面往往难以达到当下大众的高标准。
其次,经济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玉雕行业的浮躁风气。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玉雕作品需求的激增,部分从业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作品质量。玉雕是一项极其耗费时间与精力的工作,然而,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玉雕师开始追求速度,对材料的研究不够深入,甚至采用流水线作业模式。这导致许多作品并非因为材料不佳或造型缺陷而失去光彩,而是由于在创作过程中参与人员过多,缺乏核心创作者的引领与把控,使得作品神韵缺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对于一件玉雕作品而言,若其造型优雅且细节处理得当,便已奠定了成为佳作的基础。若以百分制来衡量,达到这两点的作品至少可获得75分,是值得欣赏与把玩的艺术品。当玉雕师能够深刻理解并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时,这件作品便有可能攀升至90分的高度,真正迈入好作品的行列。至于作品的神韵,则是最为难以捉摸的部分,它如同作品的灵魂,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种神韵因人而异,每位玉友的感受都可能不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真正卓越的作品,必定蕴含着令人难以忘怀的神韵,这是它们区别于凡品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