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揭秘:薄胎玉雕究竟是如何做出来的!

2018-01-24 12:13:30

《门》

  玉雕作品中有一种被誉为鬼斧神工的题材——薄胎,它的艺术特色几乎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坚硬的玉石竟然也可以被雕琢成“轻巧秀丽,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器皿件。

  那么,薄胎玉雕都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今天我们以茹月峰的作品《门》为例,来简要地说说薄胎器皿件的创作过程。

一、审料

  玉雕作为一门艺术,创作过程并非随心所欲的,每一块玉都有自己独特的灵魂,玉雕师只有随形施艺,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原料的美。根据料子的特性设计最合适的作品,这就是审料,也叫相料。

所以,审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这是三块料子是由一块青海青玉山料切割成的。青海青玉山料色泽独特,雄浑刚劲,沉稳内敛,非常适合做薄胎器皿、仿古器皿、茶具、瑞兽等摆件。

所以,玉雕师一开始就决定用这块料子做一套薄胎器皿。要做套件,必须要用同一块料子,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玉质、润度、光泽等一致。

那么,做什么比较好呢?这就要根据料子的外形、特性以及玉雕师心中的构思来确定了。因此就有了《门》这一系列作品的设计图。《门》系列是苏州最具地标性的三种建筑,桥门,城门,以及现代化的东方之门。

设计图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品的模样。所以,要想创作出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在设计阶段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有时候玉雕师为了设计一个满意的作品,往往需要花费几天,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很多玉雕师工费很高,其实里面也包含了一定的设计成本。

茹月峰当时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太湖是苏州最重要的水系,这套作品从水引发对苏州建城历史的思考。现代玉雕要有现代性,就必须是现代文明的反映。

将苏州最具地标性的三种建筑——桥门、城门、东方之门作为灵感制成器皿,观赏兼具实用性,分别可以用作笔洗、香炉、花插,三者门洞由低到高,是从古跨越至今的进步,这件作品整体看来,也是苏州历史的一个小小的折射。



二、切料

设计图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切料了。切料前要先把设计图在玉料上用防水笔画出来,然后按照画好的线条进行切割。



切料也是个技术活,它讲究循序渐进和稳、。对于有经验的玉雕师来说,一般只要准确地按照前期设计好的线条进行切割,基本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切割后的作品雏形。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出《门》的大概形状和样式了。

当然,切料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一些意外,比如切坏了设计好的线条、料子崩口、里面玉肉出现脏棉僵裂等,这时候就需要及时更改设计了,此时考验的就是玉雕师的随机应变能力。

三、掏膛

第二步是在《门》的胎体上进行加工,雕刻出浅浮雕等各种纹饰、图案、文字等。





▲采用浅浮雕的手法,通过对玉胎薄厚精准掌握的方式,将苏州小桥流水用国画的水墨层次表现了出来。

第二步:胎体加工

第二步是在《门》的胎体上进行加工,雕刻出浅浮雕等各种纹饰、图案、文字等。

▲采用浅浮雕的手法,通过对玉胎薄厚精准掌握的方式,将苏州小桥流水用国画的水墨层次表现了出来。

▲阳刻“吴门”二字,将中国书法的文化融入其中。

▲采用镂空雕的技法,通过多个层次将高架桥的立体感体现出来。

第三步:细掏

细掏,一方面把《门》的玉壁的厚度降低到1毫米左右,薄如蝉翼,另一方面还要使厚度均匀,经过这一步,《门》才能最后成型,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

这三个步骤,越到后面越要小心,速度越要慢下来。为了防止制作中手发抖,每做一刻钟左右就要歇一歇,所以非常耗时耗力。

做这样方形的薄胎作品,和圆形炉瓶作品的掏膛手法很不一样。方形的四角很不好做,掏膛工具从一开始的2厘米到后来要用小到2毫米的工具一点一点蹭出来。加上门洞的设计让工具收到局限,需谨慎再谨慎,这大大增加了掏膛难度,稍有不慎,比如用力过猛,都会把玉打碎,前功尽弃。

四、打磨抛光

在完成了《门》前期的各个创作环节后,接下来就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了——打磨抛光。打磨的过程中,要多次重复磨一磨就对着光照一照的动作,因为要随时观察《门》是否通透,轻薄是否达标。

由于是最后一个环节,此时的《门》已经非常薄了,所以整个过程都有种提心吊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打磨时还要抱着把它磨破的心态,但又不能真的磨破,并且要将玉壁打磨得厚薄均匀,这时候哪怕手稍微抖一抖,都有可能弄破,前功尽弃。

所以,在打磨《门》的过程中,茹月峰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与其说他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不如说他是经历一场心灵修炼的苦旅。

为什么如今愿意做薄胎的玉雕师越来越少了?就是因为这种题材不仅需要长达八九年甚至更久的雕刻经验,还非常费工费料费时间,由于难度太大,失败率非常高,加上原料价格昂贵,所以很多玉雕师都不愿意做这种题材了,

在完成了所有的创作流程后,曾经那三块像砖头一样厚实的原料,就变成了薄如蝉翼的《门》散发着优雅的高贵气质。打灯还可透出明亮的光。

▲《桥门

▲《城门

▲《东方之门

这就是薄胎器皿《门》的创作历程,每一步,都艰险重重!危机四伏!

这就是玉雕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