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当和田玉籽料遇到羽人,全新的玉雕艺术品就诞生了!


樊军民作品《羽人》

据说在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一个可以最清晰俯瞰整片大地的云端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生活着一群长着巨大翅膀的人类。

他们闲暇时来到人间,于是就变成了西方《圣经》中上帝身边的天使,埃及神话中鸟首人身的主神,以及在中国诸多古代文献中出现过的“羽人”……

羽人,顾名思义具有人与鸟的特征,是一群身长羽毛能飞翔的人。

作为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在道教中道士被称为羽士,是能够引领人灵魂升天的羽人。

羽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有着“其神状皆鸟首而人面”,“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的记载。

《楚辞远游》中写:“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东汉《论衡无形篇》:“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脑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此虚图也……”

此外《淮南子》、《拾遗记》、《神仙传》、《抱朴子》等多种汉晋文学中,也有较多关于羽人的描述。

羽人的早期形态,萌生于新石器前后的鸟崇拜文化。良渚文化的玉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神人形象头冠上,都有着后来种种羽人造型的特征。

夏商时出现了最早也最完整的羽人形象。到了先秦时期羽人形象开始出现在不同的图像组合之中,神的人格化倾向也愈加明显。

而随着秦汉以来自上而下的求仙活动愈演愈烈,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求仙长生,渴望成为不老神仙。羽人因为代表着“人们希望自己能如鸟一样飞向天界,即身成仙的愿望”,因此极为流行。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使得带有理性的色彩人文入世哲学。

于是,汉文化中根生于楚文化的浪漫自由开始受到压制,其天马行空的浪漫情怀也慢慢的消失殆尽了。

而羽人作为羽化文化的主体,这种富有浪漫色彩的,先民想象与夸张的产物,自然也受到一定影响。

及至魏晋,佛教传入中国后重新阐释了世间苦难与死亡,以及彼岸世界的美好殊胜,人们的观念开始得到转变:

“长生不老,即身成仙”的渴求开始转向于“放弃世界一切,执着修行,早日开悟,终到达彼岸世界”的精神寄托。

羽人的形象也逐渐和佛教相结合,演变成了现在的飞天、飞仙、天人等等佛教形象。

此件作品由白玉籽料雕刻而成。

羽人身形欣长优美,漂浮空中,似云中曼舞。其镇定、高贵的仪态,传递出轻盈、沉着、遥远与缥缈的感觉。

整件作品线条流畅、信笔由缰、顺势而为、形简意达,恰到好处的体现了玉雕的简洁之美。

那么,关于这件作品,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来聊聊~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