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看不过瘾,他雕的和田玉鱼不一样!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炎炎夏日,暑气熏蒸,嫩荷初绽,鸟鸣虫燥。每当读到这首家喻户晓的汉乐府民歌之际,自是清凉袭人,惬意自在。

既然说到鱼,那么今天不妨先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关于鱼的寓意历史吧。

可以说,一种事物的出现发展总是沿袭着某种脉络发展的。以鱼为例,就是经历了一个“食用需要”——“图腾需要”——“装饰需要”的过程。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为了生存而采集渔猎,鱼是人们最喜爱的美食之一。而在早期的原始陶器里,我们可以看到鱼是以图腾的意味出现的。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仰韶文化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意识的增强萌发了人们对爱情的强烈意识,鱼成为了最早的爱情象征。尽管后来由于没有鸳鸯、蝴蝶成双的事物那么贴切而被弃用,但也还在流传。如成语“鱼雁传情”、“情同比目”等等。

此外,由于鱼可爱玲珑的形态,慢慢的也出现在了服饰等事物上。此时,鱼可能就只是一种纯装饰性的“美化”图案了。

从原始的彩陶,再到汉字象形中“鱼”字的演变,以及神话中鱼龙同族的文化传承,可以说鱼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情味与中国特色:金玉满堂、年年有余、鱼跃龙门等等,都是吉庆的含义。

人们喜欢鱼。因为喜欢鱼,传统年画里是胖娃娃抱着大鲤鱼憨态可掬的画面;因为喜欢鱼,孟子曾感叹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因为喜欢鱼,孔丘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在颜色绚丽的绿松石中寻找可能表现的形象内容是个极具创造性地艺术构想。

董月好巧妙的抓住了鱼儿胖头胖身特征进行刻画,突出了鱼儿仰望水面嘴巴微张吐泡泡的欢快神态。

尤其是嘴部的刻画,伴之以鱼儿摇动大尾巴的生动形象,使作品与周边空间相互融入,形成了小件大气象,突出了连年有余、生活富足的鲜明主题。

鱼,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它浓缩了文明的曲折进程,承载了历史的辗转起合,它是来自天然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的动人交汇。

物质因承载精神而有了永恒的生命,精神因寄托物质而更加的源远流长。鱼文化作为一种经年艺术历练的介质,自然也与玉雕有着不解之缘。

作为玉雕作品中常见的吉祥题材,以年年有余、金玉满堂、如鱼得水、鱼跃龙门等等为主题雕刻的玉鱼数不胜数。比如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欣赏的这一系列作品。

由“含舍”董月好工作室提供的这一系列鱼,线条雕刻的刚柔相济、方圆并用,使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鱼栩栩如生,颇富特色。



不知道说了这么多,大家是否对鱼的寓意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呢?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补充哦~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