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和田玉文化中的美人如玉!

  历史的长河匆匆流淌,在漫长的玉文化演变中,人们喜欢用玉来比拟一切走到了极致的“美”。

  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慢慢的玉与女性在形神相合的审美趋同下走到一起。

  无论是仙姿玉色还是冰清玉洁,无论是亭亭玉立还是玉骨冰清,女性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间都被赋予玉的美好含义,以玉为词根的诗词歌句生动形象的反映了中国的女性文化。

  无需浓妆艳抹,简单的装束更见其容貌清丽、秀色宜人。有道是天生丽质,举手投足之间自见灵动可爱。

  古人云美人如玉,玉集合了女性的一切潜质,美女总是令人赏心悦目,而玉亦总是惊艳四方,叫人难以忘怀。

  当天姿国色的佳人与性灵之美的玉珠联璧合,自然就漫漶成了一组难解的玲珑。

  “瑳兮瑳兮,其人展也”,《君子偕老》中以玉之纯白为喻,写女子外貌俏丽,给人一种“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美感。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卫风竹竿》中,以玉写人,良人笑貌音容与其身上所佩美玉交相辉映,妩媚动人、不可方物。

  “彼其之子,美如玉,殊异乎公族”,“白纯束,有女如玉”……

  三百零五篇的《诗经》中,有大篇幅的文字用以玉来描绘千姿百态的众多女性。而以此为契机,古人沿用以玉比美的传统,创造出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词汇诗句。

  到了唐宋时期,形容女子像玉一样美好的诗词更是像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李白在《南都行》中写下:“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元稹在《莺茔传》中写下“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杜甫在《鸥》诗中也曾写下“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的诗句……

  除此以外,玉人、玉仙、玉姝、玉童、玉润、玉颊、玉蛾、玉奴、玉芙蓉、玉儿、玉真、玉京人等丰富的词语也都产生于文人墨客笔下。

  而在此后的元明清时期,以玉比貌的词语也是不胜枚举。从这些描写女子容貌的诗词歌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玉与美人的审美倾向。

  正如清朝俞樾在《群经平议•尔雅二》中所言:“古人之间,凡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

  玉作为一种丰富的文化载体,不仅体现了人们外在的行为规范和一些典章制度,还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模式。

  古人辨玉的标准,在陈性《玉纪》中概括为“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声音洪亮。”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内敛含蓄,温文尔雅,刚柔一体的女子,方达到至美的境界。

  因此,在审美实质、审美方向上形神相合的玉与女性,被这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语言经过长久的积淀,充分的反映了这种思维。

  无论是美人如玉,还是玉如美人,没有谁能把她们分清,更没有谁能把她们分离。历经千年文化的洗礼,美玉如今虽褪去了历史的烙印,但高贵的气质仍代代相传。

  就如同一曲曲带着愉悦生命力欢唱的乐曲,用其独特的魅力,负载着象征历史、尊贵与品位生活的自我,在岁月的长河里一路浅唱低吟,述说着与之相关的一切美好印记……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