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他这一番话,让那些爱财的和田玉商人都脸红了!

  《礼记》里有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是古人对玉的认知,这说明在古人眼里,美玉都是要雕琢的。

《孟子》里说:“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镱,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玉人雕琢玉哉?” 意思同样是说,古代即便有价值万两的璞玉,也必要让玉人雕琢。

纵观建国之后的考古发掘,出土的玉石原料极少,基本都是雕琢好的玉器,而且不同时代的玉器造型也各有不同,这也就佐证了古人对于玉的认知。

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美玉成为一件精美的玉器,中间需要人,那么也就是说,玉石、雕琢工匠、玉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人是认识发现美玉并赋予其功能的主体,从玉成器的过程也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人的价值的体现,人的价值赋予了美玉新的生命,也赋予了玉器价值。

  也就是说,人与玉在精神上是相通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大器、有器识,来表示一个人有才干、有胸怀、有度量、性格宽宏。

春秋时期管子、孔子的“玉德”之说家喻户晓,君子以玉比德,表示人要向玉一样,追求成“器”之道。《管子小筐》里说道,“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 可见,人成器,与玉成器一样,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何成“器”呢?许慎在《说文解字》记载,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简单看字面并不能了解器的重要性,所以清代学者注释指出,在古代社会,“器”是一个家庭全部的家产,非常贵重,所以要用狗来看守来防止丢失。

按照这个理解,器就跟“贵重”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自古玉器就是贵重之物。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很多,和氏璧可以用10座城池来换;传国玉玺被各个朝代的统治者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成公二年》里把玉“器”上升到国家政权的高度:“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这些都印证了玉器无法比拟的宝贵价值。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玉料的大规模发掘,玉雕业也繁盛起来,市场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玉器价值的提升,也给玉雕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我们欣喜的看到更多的从业人员涌入了这个传统的行业,为玉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变革,玉雕大师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行业带来了急功近利的心态,进而导致了玉料的粗做和浪费,玉,无法成真正“器”。

  古人说,大器晚成。人要成才,不是一时一日之功,玉要成“器”,同样需要时间的积累。玉成“器”的过程,不仅是工艺技术的一种砥砺和磨练,更需要玉雕工作者拥有平静稳重的心态方可达成,这与我国玉文化中玉德的要求是一以贯之的。

除此之外,玉雕这个行业还需要玉雕师提升对于美的认知,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到,“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缺一都不能见出美。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产生的婴儿。”作为雕琢玉器的人,要心手合一,真正热爱玉,而不是单纯看重其商业价值,才能够赋予玉石最美的一面。

(图片来自正道拍卖)

  中国的玉器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绝不能够“断绝”,玉要成“器”,必须要抛弃急功近利的心态,玉成“器”之道,需要一代又一代玉雕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增强对于玉文化的认同,并付出持之以恒的辛勤努力,珍惜我们手中宝贵的遗产。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玉雕艺术评论家 王宇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