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页面

和田水石——黄沁籽料杀手

  在和田玉料枯竭,价格高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类似仿品充斥市场,冒充和田玉以获得高价,和田水石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表面像和田玉,所以没有一点经验的藏友新手就可能可能被上当,尤其是经过加工的成品更有欺骗性。下面藏玉简单介绍一下和田水石。

  和田水石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岩,但它还不全是石英岩。它硬度比长见的矿料石英岩要高的多。但没有油性,而且很脆,特别容易断裂。内部的结构是汽车前挡风玻璃打碎后的那种结晶结构,有的还有亮点掺杂其中。

  水石的颜色是那中苍白无力的颜色,抛光后看上去仍然比较干涩。

  和田水石因为密度比和田玉底,所以拿手里掂一掂就可以发现,和田水石的下坠落到手面的时间没有感觉砸到骨头的那种坠感,而和田玉就有那种砸在手里像砸在骨头上了一样的重感。下坠的感觉。

  和田水石在灯光下看里面好像米汤料一样,都是半个子的米。但不黏糊也就是内部不浑浊。

  和田玉和水石都是河道里面出来的一中石头,他门的主要的区分还是重量和内部结构,和田玉内部是纤维状紧密交织的结构,就是在细腻多干净的和田玉籽料,只要是没加工过的原始料,料的结构一定是纤维交织结构,在阳光下用手遮住料看透或用灯光电筒的光从侧面打入可以看到和田玉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有的地方细腻,有的地方粗糙,而且能看出玉石颗粒呈现出纤维交织结构。有的和田玉料用透光来看可以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小棉团,都是不均匀分布的。这点非常重要。不会看这点那你就不会看籽料。

  水石为颗粒状结合结构,肉眼从透射光可以很容易看到。

  水石按硬度分为硬石和软石,硬石不吃刀,软水石用刀可刻划,好多人都知道和田河里出水石。但却不知道水石也有山料和籽料之分,也就是矿上出的石英岩和河道里出的冲刷出来的和籽料一样形状的水石。这中水石的形成过称很大部分和籽料是极其相似的。

  在新疆行内。所有的石英岩和水石都叫卡瓦石。卡瓦石是维族人有点骂人的话。意思就是傻瓜或二转子的意思。二转子是指两个不同结果的种列类结出来的果实。就好想是汉族和回族结婚声的孩子。就叫二转子。用在和田玉种类里面就不是说种类的事。而是说介于和田玉和石头之间的石头。常见的卡瓦石一般为白卡瓦石和黑卡瓦石,其他颜色的也有,但不多见。

  和田黄玉籽料

  再来讲讲和田黄玉,和田黄玉籽料是和田玉种里面比较少见的一个品种,黄玉籽料由于出产的少,所以价格一直很贵的。黄玉籽料主要分为三种。


黄玉籽料

  第一种;就是原始黄玉籽料,和白玉籽料一样的。

  由于火山爆发或地震等原因从原始黄玉矿山体脱落落入玉龙河,进入河里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的籽料黄玉,就是说它的形成原理和白玉籽料是一样的过程。这种黄玉籽料的肉眼的鉴别特点就是要在自然光下看,千万不要用玉灯看。第一眼的感觉是皮和肉分开的,比方说里面的玉肉是鸡油黄,但皮却是枣红皮或黑皮;再比方说里面的玉肉是蜜蜡黄,它的皮色却是秋梨皮或糖色皮。

  特点:原始黄玉籽料放在自然光下看时,皮和肉是分开的,皮就像所有带皮的籽料一样是薄薄的一层,即便是没有皮色光有毛孔的黄光白籽,直观下表面没有那种进入玉肉的感觉。所以原始黄玉籽料就四个子(皮肉分离)。


黄沁籽料

  第二种:就是白玉或其它玉种和山体分离进入河里,被河道两侧以及周围环境的矿物质的沁入形成的,也叫黄玉。这类黄玉的特点是皮和肉没有明显的区分,直观的感觉就是皮往肉里面缓慢的渗进去了。而且一般都是在有花或料松的地方比较明显,深浅不同的沁进去的,因为只有料子松才比较容易沁入水中的各种矿物颜色。其实大部分是杂质和僵沁进去的一点颜色。

  有的还有和糖玉的糖颜色差不多那种料,浅糖色感觉有点黄,有的人把这种糖色料也叫黄玉。其实这些料就是目前我们常说的黄沁籽料。

  黄沁籽料能称为黄玉必须是里面有肉质的情况下,才能被沁进去成为黄色。不能里面是生僵肉也叫黄沁,那是不对的,是个误区。现在市面上的所谓黄沁料其实大部分就是一种黄皮籽料。

  黄沁料的颜色是由外到内逐步过渡的,是后期沁入的各种矿物质颜色,受地气.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所以黄色它是后期形成的,不是先天的。

  特点:皮色缓慢逐步过渡到肉里面,表面能明显的看到沁的痕迹或感觉,也比较透,杂质和浅僵比较多。


黄皮籽料

  第三种:就是那种表面是黄色,直观从表面看没露出白色或青色的,感觉黄色是表面一层。没有那种由外向内逐渐渗入的感觉,因为原始黄皮没有沁料表面的那中透度,感觉比较厚实,就是黄皮籽玉了。

  和田黄玉所体现的不仅仅是黄色,更重要的是它的润度,和田籽玉的润是从里向外透出来的,水石的润是外润里干的,区别很大。仿佛某种液体所郁结,随时可能融化,充满了灵动之感,一点儿也没有石头的呆板僵死之象,有晶莹灵动之感。

关注我们

苏州云出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1850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苏零字第苏相0211号